仔細觀察一下,每次心中有什麼不解的問題時,
E-mail收件匣中就會收到一封甚至是幾封分享或是針對問題分析的文章... 

孩子一天天在長大,思想成長及變化的速度超乎我們的想像, 
往往,才開心地為自己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
並給予孩子正面的思考方向或處理態度時... 
下一個問題也開始萌芽了...
 
此篇文章的一段觸動了我~~(紅色部份)
我的心裏突然出現了這個聲音.......
如果我堅持將我想要的模式直接套入教育孩子的公式,
那麼,孩子真正想反應的真心或是聲音,是否就被當作病毒隔離了呢?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分格線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當時電話那頭傳來一個不安的聲音, 
原來是一位參加星期一課程的媽媽打電話來. 她不安地跟我說她想要暫停上課. 
我柔聲地詢問她道: 「你能否幫助我瞭解你會做這個決定的想法?」她說她當初會想去上課, 
是因為孩子還不到兩歲, 就非常的叛逆, 不聽父母管教, 讓她很頭疼, 所以才想要出去尋找方法. 
但是上了三堂課之後, 她發現課程中所談的並不是她想要的. 
我回應道: 「你能否幫助我瞭解你想要的是什麼呢?」
她說她想要的是具體的做法和技巧. 到底要跟孩子說哪些話, 他才會乖乖聽話, 而不是在討論觀念心態的. 
我回應道: 「這位媽媽, 你對孩子的教育這麼用心, 一定也有去搜尋過一些資料. 
那麼根據你的瞭解, 這些具體的技巧與做法要在哪裡才學得到?」
她木然地回應道: 「我也不知道, 我也還在找. 我原本以為賞識教育的技巧可以幫助我.」
我回答道: 「那麼能否請你在找到答案的同時, 也讓我知道? 
如果這世界上有這麼具體的技巧與方法, 我也好想知道到底要說哪些話, 
用哪些技巧, 我的先生、父母、兄弟、同事通通都會願意配合我, 乖乖聽我的!」
 
事後, 我回憶起曾經與這對父母共同聆聽一場演講的畫面. 
演講過程中, 那位爸爸不斷地振筆疾書做著筆記, 
而身旁的太太卻不斷地傳來抱怨聲: 你怎麼寫得這麼慢、這句漏抄了啦、這個字還寫錯…
 如果我們很習慣用這樣的態度面對我們的孩子和家人, 
那麼要他們願意與我們合作, 我想一定是件不容易的事吧. 
其實教育, 包括賞識教育在內, 都是在傳遞以及涵養正面的心態和觀念而已. 
如果教育可以變成技巧, 那麼我想這個世界早就已經大同了.
 
因為只要運用那些技巧, 孩子就會聽話, 另一伴就會合作, 老闆就會加薪, 
人際關係就會和諧. 那麼這個世界會變得何等地和諧愉快啊...
 
然而, 可能嗎? 有這麼容易嗎? 人的思想有這麼簡單嗎? 
這對父母卻告訴我他們希望等到孩子四歲之後再自我成長. 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, 他們想要繼續用現在的模式教育孩子, 
與孩子摩擦衝突兩年之後, 孩子也痛苦兩年, 父母親也辛苦兩年了再來幫助自己成長, 解決痛苦.
想到這裡, 身子不由地起了一陣哆嗦...
 
不過, 話又說回來, 剛才課堂中提到【要『接受』伙伴的『檔案』可能與我有所不同.
不要『沮喪』, 也不要『放棄』, 要用『諒解』的態度面對. 】
但是面對對方的『放棄』、 『責備』或者 『焦急』等情況時, 
到底我們該如何『接受』、 『堅持』、 『陪伴』甚至『推動』呢?

如果對方是那種雖不願實際融入, 卻願意聽聽看的(自助), 
那麼我們在做法上是不是就接受他的決定, 用輕鬆的方式『持續地』與他分享好訊息、好文章、好的教育方式(人助)呢? 
然而如果對方是那種完全不願意實際參與的人(不自助), 我們是不是也要接受他的決定, 
停止與他建立更深入的關係, 留空間給他咧(不人助)?

但是, 這樣會不會也無法讓對方從我們身上看到『堅持不懈』的身教行誼呢? 我們也成了說的到卻做不到的人了, 不是嗎?
就像是當孩子跟我們說, 他完全不想去上學了, 那麼我們應該接受孩子這樣的決定, 也停止安排學習環境嗎? 
還是我們應該對孩子曉以大義或甚至威權壓迫?但是這樣不就不太像是『接受』及『諒解的態度』了? 
思索到這兒, 我又想到了另一個角度, 如果剛才課程內容的意思是依照我這樣的方式推理的, 
那麼會不會又讓自己又落入隨他人的心境而『非禮』自己的陷阱之中咧? (陷入沈思之中…)
 
*我想問: 當孩子告訴你他不想去上學時(心靈藍圖不同), 你通常會怎麼處理呢? 

請大家多多留言回應唷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催眠心靈開運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